“远航——过去和现在,分享你的旅程故事。”这是今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,海员的生涯,见过安静的远山,也见过凶猛的江海,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添上了一笔不可忽视的浓墨。本期,小编特意采访了几位曾经的、现在的海员,一起来聊一聊他们“最”难忘的航海故事。
“远航——过去和现在,分享你的旅程故事。”这是今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,海员的生涯,见过安静的远山,也见过凶猛的江海,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添上了一笔不可忽视的浓墨。本期,小编特意采访了几位曾经的、现在的海员,一起来聊一聊他们“最”难忘的航海故事。
最激动的第一次
小编问起各位海员第一次上船是什么感受时,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,那就是激动。
当第一只脚踏上甲板的那一刻,对于一个实习海员来说,那一步仿佛是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,这一步承载着梦想的实现,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。
“刚上船时看见什么都是新鲜的,会不自觉地跟书本里学的去对比,每一天都在疯狂地学习新知识,感觉自己就是块海绵一样,不断地吸,不断地吸......”一位拥有过10年航海经验的二副说道。

最初的梦想照进现实,对于实习海员来说,那兴奋劲可以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,可兴奋过了,剩下的便是“修行”。
最难熬的是寂寞
刚上船的新鲜劲过去后,海上的航行生活逐渐单调了起来,没有岸上无限使用的网络,日复一日严谨复杂的维修保养及安全培训演练工作,这都需要船员“修炼”出一副好心态,否则内心情绪无法排解,便会造成孤独、阴郁的不良状态。
海员在海上航行时,只能通过海事卫星才能连上网络,休息时,如果船行至有网络信号的地方,大家会立刻一窝蜂往信号最强的地方跑去,争分夺秒和家人联系。
对于每一位海员来说,从实习生一步步成长,成长的不光是日益娴熟的专业技能,更是心理的成熟。

最愧对的是家人
对于很多船员来说,一上船,短则数月,长则小一年,虽然船上也配备了网络,能时不时地与家人联络,但总抵不上时时刻刻在身边的陪伴。久而久之,休假回家时就会发现,自己的小孩看着自己就像看陌生人一样,无论怎么接触,都亲热不起来,谈起这些时,有位接受采访的海员还不禁哽咽起来。
为此,有部分海员会选择下船就业,但面对与船上完全不同的环境,很多人一开始都无所适从,有的会选择与船舶再无关联的职业,有的也会像互江科技的几位同仁一样,选择与船舶相关的行业,即便不再是海员,也依旧想为航运业、为海员发展,做出一点事情,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,一日是海员,终身服务大海。
但更多的海员,选择的是坚守,继续站在甲板上,守在机舱里,做维持世界贸易和供应链畅通不可或缺的海上使者,纵使汗流浃背、身心疲惫,依然笑对,只为那份责任担当,把相思融入大海,化作对亲人的挚爱和思念。

最渴望的是理解
“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,主持人都会深情感谢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的人们,有军人、消防员、医生、环卫工人,却从来没有海员。”一位受采访的海员打趣着说道。
的确,如果你大街上拉一个人问,海员是什么?或许大多数人都会一头懵,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职业。但在我国,93%的外贸运输量、95%的原油运输量、99%的铁矿石运输量以及大量集装箱运输都依赖航运,而战争时期,海员还被冠以“第二海军”的称号。
海员是一份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职业,尤其是高级海员,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还要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团队指挥能力。可因为工作环境封闭、工作时限长、社会认知低等原因,造成这支队伍人才越来越难吸引,劳动关系不稳定。
为改善这一现状,在政府和行业的努力下,海员行业的工作条件、福利保障和发展前景等均呈现崭新变化,而互联网、数字化的转型,也为海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度,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航海事业中来,我们海洋强国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!
国际海事组织曾如此评价海员:没有海员的贡献,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,另一半人会挨饿。在小编看来,航海事业是伟大的,但在这伟大的背后是普通航海奋斗者们的一个个缩影凝结成的,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记录,值得让更多人知晓。
每一次航线的圆满完成,离不开一群海员的日夜坚守和奋斗,衷心地祝愿他们每一程都平安,每一程都精彩。